close

 氣血在申時(15:00~17:00)進到了膀胱。

 

腎與膀胱負責人體水代謝,膀胱接受腎氣化後的殘液,進行二次氣化。

 

能回收的水份或津液,就會氣化進入人體,進入三焦系統,

 

少部分的水和不能氣化的廢棄物,則形成尿液。

 

這個時間很適合運動,而且是會出汗的運動。

 

因為運動會加速全身循環,運動產生的熱會讓毛孔打開,

 

存在水液中的廢棄物,可以隨著汗從毛孔排出,

 

此時運動會流出黏、臭的汗水,這就是帶有廢棄物的汗。

 

大家可以比較一下,如果只是吃火鍋流的汗,

 

或是夜間盜汗的汗,通常稀稀水水,

 

因為那些汗主要是人體的津液,並沒有帶出身體的廢棄物。

 

從這邊可以看出汗的狀態,如果流的是黏臭的汗,那身體正在排髒東西,

 

如果流的汗是清、稀、沒什麼味道,那身體正在流失營養。

 

這也是為什麼中醫相當重視夜間盜汗,

 

夜間盜汗造成的營養流失,會讓病家逐漸虛弱。

 

黏臭的汗,把廢棄物透過毛孔排出,

 

則腎和膀胱需要處理的廢棄物就少

 

因此減少了腎與膀胱的負擔。

 

然而在夏季,這段時間仍可能日照強烈,

 

所以在運動時,仍要注意水分補充,預防中暑。

 

如果這段時間,突然想睡,

 

同樣地代表體內氣血不足,

 

氣血進入膀胱後,頭面氣血過少造成昏昏欲睡。

 

從前面幾篇下來,我們可以歸納出,

 

白天氣血主要都在頭面四肢,所以不應該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,

 

若有,則代表氣血不足。

 

至於何時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,也可以推測,

 

該時間走的臟腑較弱,因為需要大量氣血聚集,

 

進而跟腦搶氣血了。

 

除了汗之外,小便同樣也可看出身體排廢物的情況。

 

正常尿色淡黃,有一點點尿臭味,代表水溶性廢棄物有排出,

 

如果尿色透明如水,一點尿味都沒有,

 

就可以推測尿中含的,是大量無法氣化回收的津液和水了。

 

相反的,如果尿色偏深也不好,代表膀胱過熱了,尿液被過度濃縮,

 

水分和津液被過度氣化。為何會過熱?最常見的就是感染發炎了。

 

至於吃維他命會讓尿變色,那代表吃的維他命劑量過多,

 

身體用不完,從尿中排出。

 

有人會問,吃B群不管劑量多少,尿都會變黃啊?

 

其實那正代表您吃的B群,身體把它判斷為化學物質,

 

而非天然的B群,所以身體將其送到膀胱排出。

 

大家可以上網找一些富含B群的食物吃吃看,

 

例如:雞肝、牛肝、豬肝、扇貝、油菜花、菠菜、草莓、小麥胚芽、蠶豆、扁豆、

 

新鮮深綠色葉菜類、甘藍、酵母、牛肉、馬鈴薯…等等。

 

三餐都吃這些食物,然後看看尿的顏色,

 

過幾天不特別吃那些食物,只吃一顆B群後,尿的顏色相比,

 

你會發現驚人的不同。

 

嗅覺靈敏者,甚至可以發現,尿液的氣味,人的體味,也跟著變了…。

 

Ps.化學合成的維生素,就是跟食物裡的維生素不同。我們以為化學結構相同就相同,但進入身體就不是同一回事。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仰景中醫 的頭像
    仰景中醫

    仰景中醫的部落格~學點中醫,也學著聽身體說話

    仰景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